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2:48:35   浏览:906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政府令〔2010〕第16号


《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12月14日省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征收、使用管理水资源费,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费征收的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水资源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河流、洼淀、湖泊、水库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按本办法的规定缴纳水资源费: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从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取水的;

(二)在城乡供水管网未覆盖的区域,因居民家庭生活需要分散取水的;

(三)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

(四)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农业生产取水量在规定限额内的,不缴纳水资源费。取水量超过农业生产用水限额的,超过部分的取水由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缴纳水资源费。

农业生产用水限额的标准和超限额的水资源费征收办法,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农业、价格主管部门作出规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水资源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取水许可审批权限负责征收。其中,由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取水的,水资源费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

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水资源费,委托征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七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照国家技术标准安装计量设施,水资源费按实际取水量计征。水力发电用水(含抽水蓄能发电用水)和火力发电贯流式冷却用水可以根据实际发电量计征水资源费。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与取水有关的资料。

无计量设施以及计量设施不合格或者运行不正常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日最大取水能力核定取水量,计征水资源费。

第八条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

第九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按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取水。超计划取水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下列规定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

(一)对取水量超过计划百分之二十以下的,超过部分按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一点五倍征收;

(二)对取水量超过计划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过部分按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二倍征收;

(三)对取水量超过计划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超过部分按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三倍征收。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水的,按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四倍追缴水资源费。

第十条经批准在地下水超采区取用地下水的,按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二倍征收,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取用地下水的,按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三倍征收。

第十一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月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送达《河北省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收到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按通知单的规定缴纳水资源费,不得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水资源费。

对水资源费月缴费额不足一千元的,可以按季征收。

《河北省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式样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订。

第十二条征收水资源费,应当持有同级价格主管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和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

第十三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缴纳的水资源费,企业可计入成本,行政事业单位从部门预算正常经费中列支。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资源费征收的监督管理,确保水资源费足额征收。对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收而不征收或者未足额征收的,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征收。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水资源费。因特殊困难,确需减免水资源费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向负责征收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收到申请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审核,并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按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规定的缴费方式和比例解缴。

第十七条水资源费应当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侵占、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瞒报。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同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水资源费的支出预算,申报年度使用计划,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部门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水资源费使用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应当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统筹安排使用。

第十八条征收的水资源费应当专项用于下列支出:

(一)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分配及相关标准制定;

(二)取水许可的监督实施和水资源调度;

(三)江河湖库及水源地保护和管理;

(四)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水资源信息采集与发布;

(五)节约用水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以及科研、新技术和产品开发推广;

(六)节水示范项目和推广应用试点工程的拨款补助和贷款贴息;

(七)水资源应急事件处置工作补助;

(八)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和奖励;

(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水资源费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征收、上解、核拨水资源费的;

(二)不按规定用途使用水资源费的;

(三)侵占、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瞒报水资源费的;

(四)擅自批准减收、免收水资源费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被侵占、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瞒报水资源费应当依法予以追缴。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取水。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阻碍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1988年7月27日省人民政府公布施行的《河北省县城及以下地区征收水资源费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供销合作社社员股金的股息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供销合作社社员股金的股息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根据各地对供销合作社社员股金的股息税前扣除的反映,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整顿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8〕126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国发〔1999〕5号)精神和
有关税收规定,现明确如下:
一、各级供销合作社1998年1月1日以前以“保息分红”方式吸收的社员股金,在2000年底前,其股金相当于当年银行年存款利率的部分,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
二、对各级供销合作社1998年1月1日以后新吸收的社员股金,无论是否实行“保息分红”办法,股息均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三、从2001年1月1日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社员股金的股息均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1999年5月17日

劳动部关于颁发《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颁发《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的通知

1988年10月14日,劳动部

为了提高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工作质量,确保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我们制定了《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请在贯彻执行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各地应先组建省级资格鉴定考核机构,该机构由5至7人组成,其中应有一定资历的监察员2人,其余均应是与考核要求相适应的教员和有较丰富检验经验的、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机构成员名单,应报我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二、各地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对检验员进行培训、考核和发证。
三、对现有持证检验员,按以下办法过渡衔接:
(一)现有证书中规定了有效期的,该证书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但不得超过3年;
(二)现有证书中未规定有效期的,该证书自《规则》生效之日起,3年内有效,3年后停止使用,旧证作废;
(三)考核机构重新登记持有效旧证的检验员,并按《规则》陆续进行复核换证。复核不合格的检验员,应对不合格项目补课、补考。补考合格后,换发新证。
贯彻执行《规则》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反映给我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工作质量,确保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的检验员(以下简称检验员)必须按本规则进行资格鉴定考核,并取得相应检验项目的检验员证。
第三条 检验员从事的检验项目分为:
G1额定蒸汽压力≤2.45MPa(25kgf/平方厘米)的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0.06MW
4
(5×10 kcal/h)的热水锅炉检验;
G2额定蒸汽压力>2.5MPa(25kgf/平方厘米)的蒸汽锅炉检验;
R1第一、二类压力容器检验;
Q气瓶(包括无缝气瓶、焊接气瓶、溶解乙炔气瓶等)检验;
R2第三类压力容器(包括汽车槽车、铁路槽车)检验。
取得G2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可从事G1项的检验业务;取得R2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可从事R1、Q项的检验业务。
第四条 检验员的基本要求为:
(一)具有与所承担检验工作相适应的技术水平;
(二)熟悉并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条件;
(三)能熟练使用常用检测工具、仪器;
(四)能发现和辨别缺陷,并能提出处理意见。
第五条 检验员的职责:
(一)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专业知识和检验技术,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检验水平;
(二)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规程、标准,确保检验工作质量,注意安全防护;
(三)在检验员证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相应项目的检验业务,出具检验报告,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四)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注意保密。

第二章 申 报 条 件
第六条 申报G1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锅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锅炉专业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并参加检验锅炉50台次以上或从事锅炉运行、修理等方面2年以上;
(二)具有锅炉专业中专学历或锅炉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并参加检验锅炉80台次以上或从事锅炉运行、修理等方面3年以上;
(三)具有理工科(非锅炉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技术员任职资格,受过劳动部门锅炉检验班培训,并参加检验锅炉100台次以上或从事锅炉运行、修理等方面5年以上;
(四)具有高中学历,受过劳动部门锅炉检验班培训,从事锅炉安全监察、检验工作满3年,并参加检验锅炉120台次以上。
第七条 申报G2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锅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锅炉专业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从事锅炉安全监察、检验工作满2年,并有从事G2项检验的经历;
(二)具有锅炉专业中专学历或锅炉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从事锅炉安全监察、检验工作满4年,并有从事G2项检验的经历;
(三)具有理工科(非锅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受过劳动部门锅炉检验班培训,从事锅炉安全监察、检验工作满4年,并有从事G2项检验的经历。
第八条 申报R1、Q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化工机械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化工机械专业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1年半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1年、检验工作1年以上;
(二)具有化工机械专业中专学历或化工机械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2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2年,检验工作1年以上;
(三)具有理工科(非化工机械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技术员任职资格,受过劳动部门压力容器检验班培训,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3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3年、检验工作2年以上;
(四)具有高中学历,受过劳动部门压力容器检验班培训,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4年、检验工作2年以上。
第九条 申报R2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化工机械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化工机械专业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2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2年、检验工作1年以上;
(二)具有化工机械专业中专学历或化工机械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4年、检验工作2年以上;
(三)具有理工科(非化工机械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受过劳动部门压力容器检验班培训,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4年、检验工作2年以上。

第三章 考 核 组 织
第十条 省级或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申请考核的检验员进行资格鉴定和考核工作,考核机构由省级或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组织。

第四章 考 核 程 序
第十一条 申请资格鉴定考核的检验员所在单位,应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交《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考核申请登记表》(见附件一)和申报人的技术工作自传及学历证明材料,经审查同意后,报省级或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考核申请登记表》格式由劳动部统一制定。
第十二条 按本规则第三章组成的资格鉴定考核机构依据本规则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的要求对申报人进行资格鉴定和分项考核。
第十三条 经资格考核合格的检验员,其检验员证由省级或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核签发。省级发证,应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检验员证由劳动部统一印制(见附件二)。
第十四条 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定期统一公布取得检验员证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及合格项目。
第十五条 已取得检验员证的检验员,需新增检验项目时,应按本规则的要求进行新增检验项目的资格鉴定和考核。

第五章 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定
第十六条 检验员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核分为基础知识考核和专业知识考核。
(一)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占总分的20%):
1.力学知识(占总分的5%);
2.金属学及热处理(占总分的6%);
3.金属工艺(占总分的6%);
4.化学(占总分的3%)。
(二)专业知识考核内容(占总分的80%):
1.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大纲(占总分的15%);
2.有关检验方法、检验程序(占总分的15%);
3.缺陷评定及处理措施(占总分的20%);
4.锅炉或压力容器专业知识(占总分的30%)。
(三)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时,应试者应检验一台与考核项目相应的锅炉或压力容器,要求做到:
1.正确选择检测规范;
2.正确选择检测项目、方法;
3.正确使用检测工具、仪器;
4.检测数据准确;
5.识别缺陷、判断损坏程度;
6.分析缺陷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7.准确填写检测报告;
8.提出改进产品质量和检验工作质量的意见和措施。
第十七条 检验员的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项均采用百分制评分,两项考核的平均成绩达70分为合格,单项成绩不得低于60分。如上述两项平均成绩不合格,可在一年之内任选一个单项补考一次,补考后,与另一单项成绩平均达70分时,即为合格。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有权监督检查检验员的检验工作。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通报批评”或“暂时收回检验员证”,情节恶劣的,应报请发证机关“吊销检验员证”:
(一)转让检验员证者;
(二)弄虚作假,降低合格标准者;
(三)严重漏检、误检等不能保证检验质量者;
(四)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违法乱纪造成严重责任事故者。
被吊销检验员证的人员一年以内不准参加资格考核。
第十九条 检验员调离检验岗位或离退休时,其检验员证作废,并交回发证机关。发证机关应及时向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第二十条 检验员由原检验单位调入另一检验单位从事同项检验工作时,须向发证机关备案。
第二十一条 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定期公布检验员证吊销、作废名单。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则由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一)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考核申请登记表
------------------------------------------------------------------------------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文化程度 |
|----------------------------|------------|------------|----------------|
| | | | |
|----------------------------------------------------------------------------
| 简 历
|----------------------------------------------------------------------------
| 年 月 | 在何单位做何工作 |
|----------------------------|--------------------------------------------|
| | |
| | |
|----------------------------|----------------------------------------------
|工作单位意见 |
|----------------------------|----------------------------------------------
|当地监察机构意见 |
|----------------------------|----------------------------------------------
|考核评语 |
|----------------------------|----------------------------------------------
|批准单位意见 |
|----------------------------------------------------------------------------
| 除本表外,本人另附一份技术工作自传
------------------------------------------------------------------------------
----------------------------------
专业 | 政治面目 |
------------|------------------|
| |
--------------------------------|
|
--------------------------------|
职务 |
--------------------------------|
|
|
--------------------------------|
|
--------------------------------|
|
--------------------------------|
年 月 日 |
--------------------------------|
年 月 日 |
--------------------------------|
|
----------------------------------
(附件二)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证
封面
------------------------------------------------------------------------------
| 锅炉压力容器 |
| |
| 检 验 员 证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
| |
| 锅 炉 压 力 容 器 安 全 监 察 局 |
| |
------------------------------------------------------------------------------
(封一)
------------------------------------------------------------------------------
| |
| |
| -------------- ---------------- |
| | | | | |
| | 照 | 发证单位钢印 |证件编号: | |
| | | | | |
| | | ---------------- |
| | 片 | (压照片右侧) |
| -------------- |
| 发证劳动部门锅炉压 |
| 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
| 印 章 |
| 年 月 日 |
------------------------------------------------------------------------------
(第一页)
------------------------------------------------------------------------------
| |
| 姓 名:………………………………………出生年月:……………… |
| 性 别:………………文化程度:……………………………………… |
| 所学专业:…………………………………………………………………… |
| 工作单位:…………………………………………………………………… |
| |
------------------------------------------------------------------------------
(第二、三、四页)
------------------------------------------------------------------------------
| 考核合格项目 | 考核组组长签章 | 考核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封二)
------------------------------------------------------------------------------
| |
| 注 意 事 项 |
| 1.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他人。 |
| 2.记载各项,不得私自涂改。 |
| 3.只能在合格项目范围内从事检验工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