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02年交通科技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3 10:01:27   浏览:957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2002年交通科技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交通部办公厅


交通部办公厅文件

厅科教字[2002]37号



关于印发2002年交通科技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委),部属各单位:
  现将《2002年交通科技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安排有关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办公厅
                  二00二年一月三十日






  2002年交通科技教育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及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交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五”发展计划》和《“十五”交通教育培训规划》,继续深化交通科教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集中力量,加强在交通信息化、交通建设与运输生产、交通安全保障、交通决策支持等四个领域的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抓好人才结构的调整工作,努力提高交通队伍的整体素质,以科教兴交新的业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二、工作要点

  (一)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好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的启动工作,为实现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的突破打好基础。按照《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年度项目立项中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使立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二)进一步加强对交通行业信息化的指导和管理,以建设和完善“三网一库”为龙头,大力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交通部政府公众信息服务网站建设,力争成为一流政府网站;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部署,加快《部机关办公业务系统》的完善和专网建设,尽快实现办公自动化,力争完成与20个以上交通厅局专网的连通工作;加快交通部局域网多媒体的应用与开发。以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为切入点,以提升交通产业、实现现代化为目的,加快运输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的研究开发,积极推进智能运输系统示范工程。

  (三)加大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在国家重点项目计划中,积极开展智能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等高技术的研究,为交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四)加强交通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推进国家科研工程中心的建设,扩大重点实验室的规模,并争取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组织实施“十五”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加强行业标准化和计量工作的管理力度,做好“国家汽车检测设备计量站”和“交通行业专业检测设备计量检定站”的建站工作;继续做好交通部科学研究项目年度执行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六)加强交通教育与培训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贯彻落实《“十五”交通教育培训规划》,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211工程”建设,以航海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继续组织开展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推动地方交通行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启动西部交通人才中加教育培训项目。


  (七)继续大力开展交通软科学研究,更好地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围绕政府职能转变、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交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西部地区交通建设、中国加入WTO、运输市场和新型运输系统建设,以及航海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需求,开展软科学研究,积极探索交通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为各级各类交通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八)采用多种推广方式,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办学效益。

  (九)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交通科学研究的起点。针对交通运输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多渠道、多种方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加强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研究和成果应用的起点。做好中加“西部交通发展”项目;继续开展中日在ITS领域的合作;筹办第六届“国际公路、水运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十)贯彻落实全国交通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做好部属科研院所和学校的稳定工作。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建设部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  告
第145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32-2003,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3、3.4.4、3.4.5、3.6.2、3.6.3、4.1.1、4.1.4、4.2.2、4.2.5、5.1.1、5.1.4、5. 1.10、5.1.11、5.4.1、5.4.2、5.5.2、5.5.3、5.5.4、6.1.2、6.1.5、7.2.8、9.1.5、10.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外运集团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外运集团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1]851号

2001-11-15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省(直辖市)国家税务局,青岛、大连市国家税务局:
  中国外运集团是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试行合并纳税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00年底,合并纳税期限已满。为支持该集团的发展,经研究,现将该集团2001年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国外运集团及所属全资子公司,在2001年底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集中清算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3号)规定,实行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中国外运集团全资控股23家成员企业(名单附后),由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在北京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中外运国际联运代理公司、中国外运上海公司、上海船务代理公司按年度应纳所得税额的15%比例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他20家成员企业,按年度应纳所得税额的60%比例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三、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及其所属山东、天津分公司,分别按年度应纳所得税额的60%比例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四、中国外运山东公司全资控股8家成员企业、中国外运辽宁公司全资控股7家成员企业、中国外运江苏公司全资控股16家成员企业、中国外运广东公司全资控股14家成员企业、中国外运福建公司全资控股14家成员企业,经省、计划单列市国税局核准后,可由上述公司分别在其所在地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所列合并纳税企业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办法,由所在省、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集中清算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3号)的有关规定确定。
  五、从2001年度起,中国外运集团所属各级成员企业填报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并试行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1998]190号)的规定执行。
  六、中国外运集团所属各级成员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接受所在地国税局的管理和检查。
  附件:中国外运集团合并纳税企业名单
附件:
  中国外运集团合并纳税企业名单
  


一、在北京合并纳税企业名单:



序号

企 业
名 称


所 在 地

1

中外运广告公司

北 京
2

中国经贸船务公司

北 京
3

中国船务代理公司

北 京
4

中外运国际经济合作公司

北 京
5

中外运国际联运代理公司

北 京
6

中国航空货运代理公司

北 京
7

中外运华北空运有限公司

北 京
8

中外运国际贸易公司

北 京
9

中外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北 京
10

北京久凌现代汽车零配件寄售库

北 京
11

北京久凌大富汽车零配件寄售库

北 京
12

北京中外运久凌储运有限公司

北 京
13

中国外运北京公司

北 京
14

北京外运三间房仓库

北 京
15

中国外运北京公司楼梓庄仓库

北 京
16

北京外运陆运公司

北 京
17

北京外运报关行

北 京
18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北京分公司航空货运服务中心

北 京
19

中国外运北京空运公司

北 京
20

中国外运上海公司

上 海
21

上海船务代理公司

上 海


22


北京外运汽车运输公司

北 京


23


中国租船公司

北 京


二、在上海合并纳税企业名单:





序号


企 业
名 称


所 在 地

1

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上 海
2

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青 岛
3

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 津


三、在山东合并纳税企业名单:





序号


企 业
名 称


所 在 地

1

中国外运山东公司

青 岛
2

中国外运青岛公司

青 岛
3

中国外运山东青岛第一储运公司

青 岛
4

中国外运山东青岛第二储运公司

青 岛
5

中国外运山东第三储运公司

青 岛
6

山东外运太和储运公司

青 岛
7

山东钢管联合公司

青 岛
8

山东船务代理公司

青 岛


四、在辽宁合并纳税企业名单:





序号


企 业
名 称


所 在 地

1

中国外运辽宁公司

大 连
2

中国外运大连公司

大 连
3

中国外运辽宁储运公司

大 连
4

辽宁船务代理公司

大 连
5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辽宁省分公司五十铃汽车修配站

大 连
6

中国外运辽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

大 连
7

中国外运辽宁汽车运输公司

大 连


五、在江苏合并纳税企业名单:





序号


企 业
名 称


所 在 地

1

中国外运江苏公司

南 京
2

中国外运南京公司

南 京
3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苏州公司

苏 州
4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无锡公司

无 锡
5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常州公司

常 州
6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镇江公司

镇 江
7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南通公司

南 通
8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张家港公司

张家港
9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徐州公司

徐 州
10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淮阴公司

淮 阴
11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盐城公司

盐 城
12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兰陵公司

常 州
13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锡惠公司

无 锡
14

中国外运江苏集团公司东吴公司

苏 州
15

南京外运仓储公司

南 京
16

南京外运进口汽车配件公司

南 京


六、在广东合并纳税企业名单:





序号


企 业
名 称


所 在 地

1

中国外运广东公司

广 州
2

中国外运广州公司

广 州
3

中国外运广东梅州公司

梅州市
4

中国外运广东中山公司

中山市
5

中国外运广东湛江公司

湛江市
6

广东黄埔外运东江仓码公司

广州市
7

广东船务代理公司

广州市
8

广东黄埔外运仓码公司

广州市
9

中国外运广东黄埔公司

广州市
10

中国外运广东惠州公司

惠州市
11

中国外运广东肇庆公司

肇庆市
12

广州市穗达贸易行

广州市
13

中国外运广东韶关公司

韶关市
14

中国外运广东佛山公司

佛山市


七、在福建合并纳税企业名单:





序号


企 业
名 称


所 在 地

1

中国外运福建集团公司

福州市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