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管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8 00:31:56   浏览:932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强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管理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管理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外经贸部、交通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深圳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中保
集团、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
1995年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管理的通知》(银发〔1995〕232号文),对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报批程序、报告制度和日常监管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对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现根据《境外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及
其他有关金融法规,制定以下补充规定,请各有关单位认真执行。
一、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对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的监督管理。各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境内投资单位(以下简称为总管理机构)应克服“重设立轻监管”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境外金融机构的管理。
总管理机构要根据境外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设立专门部门并配备充足人员力量或指定专职部门、专职岗位负责对境外金融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
总管理机构应进一步理顺内部有关部门对境外金融机构管理工作中的相互关系,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明确内部有关部门对境外金融机构的管理权限、责任,总管理机构对境外金融机构的业务授权、流动性、资产负债比例、信贷风险评级、外汇及衍生产品交易等重要业务的
具体规定。
总管理机构应在收到此文后1个月内将本单位内设的管理境外金融机构的部门的名称、职能、负责人、联系人员名单、电话及传真报送中国人民银行。
二、总管理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境外经营性金融机构内部稽核工作制度,对境外经营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实施有效的内部稽核监督。
(一)申请在境外设立经营性金融机构,总管理机构应在申请报告中对拟设机构的内部稽核部门的设置和有关人员的配备作出具体安排;对已设立的境外经营性金融机构,总管理机构应根据境外经营性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设立内部稽核部门,并配备足够的稽核人员。
(二)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内部稽核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熟悉当地的经济金融法规,并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内金融机构内部稽核人员任职资格的规定。
(三)境外经营性金融机构的内部稽核部门履行对本机构业务工作进行内部稽核的职责。总管理机构要对境外金融机构的内部稽核程序、稽核频率、稽核报告的报送、稽核结果的处理等做出具体规定,该规定应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三、总管理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报表报送制度,并按下列要求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有关报表资料:
(一)对设在境外的银行分行、附属行、持股25%以上的银行及取得当地银行执照的机构,其总管理机构以机构或国别(地区)为单位,按月报送境外机构的业务基本情况报表;按季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综合监控比例报表及对最大10家客户贷款状况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除按机构或国别(地区)为单位报送外,还应按总管理机构为单位汇总上报(报表格式附后);年中和年末除报送上述报表外还须按《境外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的规定,报送半年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
综合监控比例报表中的资本充足率,以上报当地金融管理当局的要求填制,当地金融管理当局对资本充足率没有上报要求的,以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的规定予以编制。
(二)对设在境外的保险公司分公司、附属公司、合资公司及其他经营保险中介业务的机构,其境内投资单位以机构或国别(地区)为单位,按月报送境外保险机构的业务统计报表;年中和年末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半年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
半年和年度工作报告内容包括:人员变动情况、业务承保理赔和经营状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资金运用主要形式及金额情况。
(三)对境内金融机构的境外代表处及其他金融机构,其境内投资单位应按《境外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
(四)以上报表填制以人民币元为单位,汇率按汇总日期的有关汇率确定。
(五)凡境外中资金融机构向其总管理机构、当地金融管理当局上报的报表资料,以及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外部审计师的审计报告和内部审计报告均需报中国人民银行。
(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保集团及其他在京总管理机构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报表,其他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报送报表,由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上报总行。月报表、季报表分别在月后25日、30日内报送,半年工作
报告应在本年度7月31日前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应在第二年度3月31日前报送。
(七)总管理机构应自1996年10月开始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报表。
四、境外中资金融机构有下列变更事项的,总管理机构应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办理:
(一)增减资本金,调整股权结构及股本方式,转让股权;
(二)机构升格,撤销或合并;
(三)修改章程;
五、境外中资金融机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首席代表、代表等主要负责人的变更,总管理机构应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任职资格审查,审查同意后,总管理机构方可办理任免手续。
六、境外中资金融机构营业地址变更及机构名称更改应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附件1:境外金融机构(银行)业务基本情况报表

报告期:
单位:人民币元
---------------------------------------------------------
|序 |银行|资产|负债|实收|本期利润|存款|贷款|出口|出口|信用证|进口开证|担保|外汇投资|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号 |名称|总额|总额|资本|(亏损)|余额|余额|议付|托收|通知 | 金额 |金额| 金额 |币种|折合率|
|--|--|--|--|--|----|--|--|--|--|---|----|--|----|------|
| 1|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附件2:境外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报告期:
单位:人民币元
--------------------------------------------------
| 资 产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
|流动资产: | | | |流动负债: | | | |
|-------------|--|---|---|------------|--|---|---|
| 现金及银行存款 | 1| | | 短期存款 |46| | |
|-------------|--|---|---|------------|--|---|---|
| 贵金属 | 2| | | 短期储蓄存款 |47| | |
|-------------|--|---|---|------------|--|---|---|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3| | | 财政性存款 |48| | |
|-------------|--|---|---|------------|--|---|---|
| 存放同业款项 | 4| | | 向中央银行借款 |49| | |
|-------------|--|---|---|------------|--|---|---|
| 存放联行款项 | 5| | | 同业存放款项 |50| | |
|-------------|--|---|---|------------|--|---|---|
| 拆放同业 | 6| | | 联行存放款项 |51| | |
|-------------|--|---|---|------------|--|---|---|
| 拆放金融性公司 | 7| | | 同业拆入 |52| | |
|-------------|--|---|---|------------|--|---|---|
| 短期贷款 | 8| | | 金融性公司拆入 |53| | |
|-------------|--|---|---|------------|--|---|---|
| 应收进出口押汇 | 9| | | 应解汇款 |54| | |
|-------------|--|---|---|------------|--|---|---|
| 应收帐款 |10| | | 汇出汇款 |55| | |
|-------------|--|---|---|------------|--|---|---|
| 减:坏帐准备 |11| | | 委托存款 |56| | |
|-------------|--|---|---|------------|--|---|---|

| 其他应收款 |12| | | 应付代理证券款项 |57| | |
|-------------|--|---|---|------------|--|---|---|
| 贴现 |13| | | 卖出回购证券款 |58| | |
|-------------|--|---|---|------------|--|---|---|
| 短期投资 |14| | | 应付帐款 |59| | |
|-------------|--|---|---|------------|--|---|---|
| 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 |15| | | 其他应付款 |60| | |
|-------------|--|---|---|------------|--|---|---|
| 自营证券 |16| | | 应付工资 |61| | |
|-------------|--|---|---|------------|--|---|---|
| 代理证券 |17| | | 应付福利费 |62| | |
|-------------|--|---|---|------------|--|---|---|
| 买入返售证券 |18| | | 应交税金 |63| | |
|-------------|--|---|---|------------|--|---|---|
|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19| | | 应付利润 |64| | |
|-------------|--|---|---|------------|--|---|---|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投资 |20| | | 预提费用 |65| | |
|-------------|--|---|---|------------|--|---|---|
| 流动资产合计 |21| | | 发行短期债券 |66| | |
|-------------|--|---|---|------------|--|---|---|
|长期资产: | | |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67| | |
|-------------|--|---|---|------------|--|---|---|
| 中长期贷款 |22| | | | | | |
|-------------|--|---|---|------------|--|---|---|
| 逾期贷款 |23| | | 流动负债合计 |68| | |
--------------------------------------------------

--------------------------------------------------
| 资 产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
| 减:贷款呆帐准备 |24| | |长期负债: | | | |
|-------------|--|---|---|------------|--|---|---|
| 应收租赁款 |25| | | 长期存款 |69| | |
|-------------|--|---|---|------------|--|---|---|
| 减:未收租赁收益 |26| | | 长期储蓄存款 |70| | |
|-------------|--|---|---|------------|--|---|---|
| 应收转租赁款 |27| | | 保证金 |71| | |
|-------------|--|---|---|------------|--|---|---|
| 租赁资产 |28| | |应付转租赁租金 |72| | |
|-------------|--|---|---|------------|--|---|---|
| 减:待转租赁资产 |29| | | 发行长期债券 |73| | |
|-------------|--|---|---|------------|--|---|---|
| 经营租赁资产 |30| | | 长期借款 |74| | |
|-------------|--|---|---|------------|--|---|---|
| 减:经营租赁资产折旧 |31| | | 长期应付款 |75| | |
|-------------|--|---|---|------------|--|---|---|
| 长期投资 |32| | | | | | |
|-------------|--|---|---|------------|--|---|---|
| 减:投资风险准备 |33| | | 长期负债合计 |76| | |
|-------------|--|---|---|------------|--|---|---|
| 固定资产原值 |34| | |其他负债款 |77| | |

|-------------|--|---|---|------------|--|---|---|
| 减:累计折旧 |35| | |所有者权益: | | | |
|-------------|--|---|---|------------|--|---|---|
| 固定资产净值 |36| | | 实收资本 |78| | |
|-------------|--|---|---|------------|--|---|---|
| 固定资产清理 |37| | | 资本公积 |79| | |
|-------------|--|---|---|------------|--|---|---|
| 在建工程 |38| | | 盈余公积 |80| | |
|-------------|--|---|---|------------|--|---|---|
|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39| | | 未分配利润 |81| | |
|-------------|--|---|---|------------|--|---|---|
| 长期资产合计 |40| | | | | | |
|-------------|--|---|---|------------|--|---|---|
|无形、递延及其他资产: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 |82| | |
|-------------|--|---|---|------------|--|---|---|
| 无形资产 |41| | | | | | |
|-------------|--|---|---|------------|--|---|---|
| 递延资产 |42| | | | | | |
|-------------|--|---|---|------------|--|---|---|
| 其他资产 |43| | | | | | |
|-------------|--|---|---|------------|--|---|---|
| 其他资产合计 |44| | | | | | |
|-------------|--|---|---|------------|--|---|---|
|资 产 总 计 |45|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83| | |
|------------------------------------------------|
| 补充资料:代保管证券(面值) 万元: |
| 抵押品 万元。 |
--------------------------------------------------

附件3:境外金融机构损益表

报告期 单位:人民币元
--------------------------------
| 项 目 | 行次 | 本期数 | 本年累计数 |
|-----------|----|-----|-------|
|一、营业收入 | 1 | | |
|利息收入 | 2 | | |
|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 3 | | |
|手续费收入 | 4 | | |
|证券销售差价收入 | 5 | | |
|证券发行差价收入 | 6 | | |
|租赁收益 | 7 | | |
|汇兑收益 | 8 | | |
|其他营业收入 | 9 | | |
|二、营业支出 | 10 | | |
|利息支出 | 11 | | |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 12 | | |
|手续费支出 | 13 | | |
|营业费用 | 14 | | |
|汇兑损失 | 15 | | |
|其他营业支出 | 16 | | |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 | 17 | | |
|四、营业利润 | 18 | | |
|加:投资收益 | 19 | | |
|加:营业外收入 | 20 | | |
|减:营业外支出 | 21 | | |
|五、利润总额 | 22 | | |
--------------------------------

附件4:境外金融机构(银行)综合监控比例报表报告期

单位:
人民币元
----------------------------------------------
| | | 存放款比例情况 | 中长期贷款比例情况 | 资产流动性比例情况 |
|序 |银行|------------|------------|------------|
| | | | | |余期1年|余期1年| | | | |
|号 |名称|存款余额|贷款余额|比例|以上贷款|以上存款|比例|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比例|
|--|--|----|----|--|----|----|--|----|----|--|
|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资产利润率 | 资本充足率 | 备注 |
|序 |银行|------------|------------|-----|
| | | |平均资产| |资本(营|权重风险| | |折合|
|号 |名称|利润总额| 总额 |比例|运资金)|资产总产|比例|币种|率 |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9| | | | | | | | | |
|--|--|----|----|--|----|----|--|--|--|
|10|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附件5:境外金融机构(银行)对最大10家客户贷款状况表

报告期: 单位:人民币元
--------------------------------
| | | 贷款余额/资本总额 | 备 注 |
|客户名称| 贷款余额 |-----------|------|
| | |上期末实际|本期末实际|币种|折合率|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9. | | | | | |
|----|------|-----|-----|--|---|
|10. | | | | | |
|----|------|-----|-----|--|---|
|合 计| | | | | |
--------------------------------













1996年10月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浅析我国民商法合一的发展趋势

王春胜


  近些年,我国法学界学者对我国商法进行了较为热烈的讨论。然而,对商法的调整范围、体系和法律地位等问题却众说纷纭。较为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主张民商分立,认为商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第二种观点主张民商合一,认为商法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研究商法的法律地位,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商法的法律地位,对我国法学及立法体例的研究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商法最初的形式是商人习惯法,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这一制度的形成有着特定的社会根源。十字军东征打开了东西方的商路,促进了地中海海上贸易的发达和地中海沿岸一些新兴城市的商业贸易的繁荣。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世纪的欧洲大陆仍然处于封建法和寺院法的支配之下,许多营利性的商业活动被明令禁止。在贸易发展和封建法制尖锐冲突的背景下,在意大利最早出现了商人行会组织——商人基尔特。该组织最初的目的旨在联合保护商人自身利益,反抗封建法制的束缚,后逐渐担负起制定编纂规约或习惯规则等多种职责。这些行业规则、规约、商人惯例几百年间被商人行会因袭沿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商人习惯法。十六世纪后,资本主义商品关系的萌芽与封建势力的衰落,使商人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具备了条件,欧洲一些国家纷纷以成文法的形式对中世纪的商人习惯法加以确认。早期的商法采取的是属人主义立场,即其规则只适用于商人之间,因此,又称“商人法”。
  现代商法的形成是以1807年《法国商法典》的诞生为标志。该法摒弃了商人主义立场,而以商行为观念为其立法基础,开创了大陆法民商分立体例。继法国之后,几乎所有欧洲大陆国家均采取了形式商法的体例。1900年的《德国商法典》在《法国商法典》商行为法基础上,建立了以商主体为本位的新商人法立法主义,提出了确定商法适用范围的双重标准,即客观商行为与主观商主体相结合。客观地说,无论在内容、结构及立法技术上,《德国商法典》对大陆法系国家商法的完善都具有重要影响。1
  而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的普通法系国家中并没有形式意义的商法。19世纪以后,英美国家相继制定了一些商事条例。《美国统一法典》也不是一部真正的商法典,实际上是商事合同法。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里,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在经济体制改革前都没有统一商法典。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商法调整的经济关系一部分由民法调整,一部分由经济法调整。
  商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冲破封建法制的束缚后应运而生的。它起到了调整传统意义的商事活动的作用,并对民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起到补充的作用,其对经济发展和立法发展的历史影响不容置疑。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民法商法化”的现象,加之经济法的产生,使商法独立存在的基础发生了动摇。
  第一,“商人”与“商行为”的概念难以界定。商法学派按照传统的分类将商法主要内容分成商主体法与商行为法。然而,现代市场经济极大发展的结果,导致人的普遍商化,生产者直接成为商人,商人直接成为工业生产者,商业职能与生产职能融合,使过去依据商法只有商人才能取得经商的特权,现在人人可以取得,导致商人特殊阶层的特殊利益的消失。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行为也很难区分,越来越多的营利性营业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范畴,从而使不同类型的“产业”之间的外部差别日益模糊,无业不商,商行为的范围难以列举。传统意义上的商行为与其他经济行为紧密融合,商业中介人和服务业者逐渐转变为“商人”,形成第三产业。高新技术和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有偿应用,更是扩大了传统商行为概念的内涵。传统商法的立法理论基础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商法很难成为现代社会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第二,商法的体系发生了变化。在现代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日益商法化,在立法上逐渐出现民商合一的趋势。瑞士于1881年率先制定《债务法》,后将《债务法》并入《民法》作为一编。其后,泰国民法典、苏俄民法典、匈牙利民法典等,均采用民商合一主义。意大利原来是民商分立,后改采民商合一,将原来民商二法典合并为1942年的新民法典。新中国自1949年以来,一直采用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我国的民法将合同关系纳入其调整范围,海商法、票据法、保险法等都属于民法的特别法。
由此可见,商法发展的趋势是民商合一体例。

铁道部关于印章的规定

铁道部


铁道部关于印章的规定
1994年11月5日,铁道部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的规定》,为统一规范铁路各单位印章的规格、制发和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印章的规格、式样
一、铁路各单位的印章一律为圆形。
二、铁道部的印章,直径5cm,中央刊国徽,国徽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
三、铁路局级单位的印章,直径不大于4.5cm,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
四、铁路处级单位的印章,直径4.2cm,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
五、其他铁路单位的印章,直径不得大于4.2cm,中央一律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
六、各社会团体印章,参照同级单位印章的规格、式样。
第三条 印章的制发
一、铁道部的印章由国务院制发
二、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单位的印章由铁道部制发,或者经铁道部批准后自行刻制。
三、其他铁路单位的印章,按照管理权限由上一级单位制发。
第四条 印章的名称、文字、字体和质料
一、印章所刊名称,应为机关的法定名称。印章所刊名称字数过多,不易刻印清晰时,可以适当采用通用的简称。
二、民族自治地方单位的印章,应当并刊汉文和相应的民族文字。
三、印章的印文,使用宋体字和国务院公布实行的简化字。
四、印章质料,由制发机关确定。
第五条 专用印章的规格、式样和制发
一、铁道部的钢印,直径4cm,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铁道部制发。
二、铁路各单位的钢印,最大不得超过4cm,最小不小于3.5cm,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经上一级领导机关批准后自行刻制。
三、其他专用章,在名称、式样上应与正式印章有所区别,报上级领导机关批准后自行刻制。
第六条 印章的刻制、启用
制发印章的机关,对印章的刻制和发送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手续。需要刻制印章必须报上一级单位批准,并经公安部门核准后,印章才能送刻制厂或刻字社刻制。印章刻制后,须报上一级批准单位备案,可由上一级批准单位发文启用,也可自行发文启用。对伪造印章和使用伪造印章者,应当依法惩处。
第七条 印章的管理
一、各单位的印章要严格管理,使用印章,必须经本单位领导人批准。
二、印章必须要有专人保管;使用印章,要坚持原则,严密手续。
三、凡以铁道部名义发出的文电,必须经部领导在原稿上签字批准后,按照文书部门核定的份数盖章。
四、凡以铁道部名义与有关单位联系工作的介绍信,经部内各单位领导在专用的介绍信上签字批准后盖章。
五、凡属部发的各类证书、奖状等,需盖部印或钢印的,必须报部领导签字批准。监察证等证件只盖钢印,并加盖“铁道部证件专用章”。
六、纯属业务性的事项,且已有明确规定手续的,办理有关规定的手续后盖章。
七、需到外单位套印文件时,使用单位应当持部领导签字批准的原件,到文书部门登记取用印模,当场监印,当日用毕送回。
第八条 各单位的印章,如因机构变动停止使用时,应当将原印章缴回制发机关封存或销毁。
第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十条 本规定由铁道部办公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