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邻里纠纷案件的执行/卜旭伟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8:18:49   浏览:994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浅谈邻里纠纷案件的执行

卜旭伟


  近年来,随着公民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诉至法院的涉及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邻里纠纷案件逐年增多,法院在审理和执行过程中都面临着诸多困难,特别是在执行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处理好邻里纠纷案件的执行是一道重要的课题。
  在执行邻里纠纷案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一是法律文书判决主文表述不明确。有的判决书只表述为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这样的判决非常模糊,停止什么样的侵害,恢复到什么程度为原状,执行人员无法把握。二是案件当事人身份特殊,当事人大都是邻居,甚至部分还是亲戚,生产生活关系错综复杂,如不妥善处理,亲情将更加疏远,积怨更深。三是当事人之间矛盾激烈。当事人长期生活在一个空间,在生产生活中朝夕相处,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中产生的矛盾在进入诉讼程序前已经通过多级多次调解而达不成协议,积怨已是非常的深,而在法院判决后,一方当事人的意见更大,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对抗非常激烈,处理难度非常之大。
  在执行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邻里纠纷,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多方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要利用当事人双方是邻居或是亲戚的关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同时要发挥联动机制,在执行过程中积极与镇政府、村委会、矛调中心沟通,让基层组织参与到案件的调解工作中,充分利用他们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对案件的当事人又比较了解,对双方的矛盾也比较清楚的特点,找到解决纠纷的最好方法,促成双方矛盾的消除,从而解决邻里纠纷。
  二是要进行实地勘察。执行人员要主动到邻里纠纷现场勘察,充分了解双方争执标的的状况、地理位置等情况,为当事人分析利害关系、权衡利弊得失,听取当地党政机关、司法所、村委会的处理意见。特别是对判决主文不明确的邻里纠纷案件,不要一味地以判决不明确而不予执行,而是要主动与审理案件的法官进行沟通,明确判决的要点和真实意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按照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邻里关系。
  三是要制定好执行预案。对通过做过细工作仍无法达成执行和解的案件,必须按照判决书的内容执行到位,以彰显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但在强制执行前必须做好执行工作预案。执行预案要内容翔实,包括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案件基本情况、执行内容及前期工作情况、执行中有可能遇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执行中所需警力装备情况、需与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沟通的情况等等。 在做好执行预案的前提下,选择最佳时机进行强制执行,既要确保案件的执行到位,又要避免出现意外事件。


西吉县人民法院 卜旭伟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云南省政府实施《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重申严禁刑讯逼供和严格执行办案时限等规定的决定》办法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省政府实施《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重申严禁刑讯逼供和严格执行办案时限等规定的决定》办法
云南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加强对公安机关的管理和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改革、发展、稳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根据《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重申严禁刑讯逼供和严格执行
办案时限等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公安机关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要求,认真学习《决定》,充分认识刑讯逼供、不严格执行办案期限、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危害性和规范执法行为的必要性、紧迫性,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文明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
第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健全预防刑讯逼供和严格执行办案期限等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考核、奖惩制度。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民警的教育和管理,在执法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严禁刑讯逼供,严禁超期限办案和超期羁押,严禁违法采取强制措施。
各级公安机关对刑讯逼供案件的查处应当态度坚决,一查到底,依法严肃处理。
第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法律规定羁押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公安机关决定和执行拘传、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及执行逮捕等强制措施,应当遵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对案情重大复杂确需延长羁押期限的,应当依法报请批准延长期限。法定期限或者经
批准延长的期限届满,应当依法解除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第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健全严防刑讯逼供、超期限办案和超期羁押、违法采取强制措施、违法扣押或者罚没财物的制度,加强执法检查和内部监督,落实执法责任制。
第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健全检举、控告、申诉和信访制度。对群众和当事人反映的刑讯逼供线索,不管涉及何人,都应当逐一追查。对包庇、纵容或者妨碍查处的,依法、依纪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赔偿法,落实错案追究制。
对刑讯逼供行为,公安机关应当配合检察、审判机关依法查处;造成损害的,应当做好善后工作,并依法赔偿、追偿。
对刑讯逼供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依法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的涉案财物,应当完备法律手续,妥善保管,并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处理:
(一)对于法律、法规规定的违禁物品,依法没收。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应当填写清单,拍摄照片,连同案件的其他材料移送检察机关;
(二)对于其他依法应当移送的财物,应当随案移送;不宜移送或者可以不移送的,应当将清单、照片、音像制品,连同其他案件材料随案移送检察机关;
(三)对于查实与案件无关的或者确属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财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发还。
严禁办案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私分、侵吞扣押及罚没的财物。违者,依法、依纪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安工作的领导,支持和督促公安机关严格依法办案。公安机关应当对审讯、羁押场所实行技术监控,有效防止刑讯逼供行为的发生。
第十条 各级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0年9月22日

关于调整2003年度烟草行业卷烟商品营销员职业技能鉴定计划的通知

国家烟草专卖局


关于调整2003年度烟草行业卷烟商品营销员职业技能鉴定计划的通知
国家烟草专卖局文件
国烟职技鉴字[2003]第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局职业技能鉴定站:
  经研究决定,现对2003年度烟草行业卷烟商品营销员职业技能鉴定计划调整如下:
  一、国家局鉴定中心《烟草行业卷烟商品营销员职业技能鉴定公告》(国烟职技鉴字[2003]第18号)中,2003年6月29日和7月27日两批初级卷烟商品营销员鉴定计划取消。8月31日、9月28日、10月26日、11月30日和12月21日五批初级卷烟商品营销员的鉴定照常进行。
  二、《鉴定公告》中,中级卷烟商品营销员鉴定计划不变;高级卷烟商品营销员鉴定试点工作的时间定于2003年12月上旬。
  三、各鉴定站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今年的卷烟商品营销员培训和鉴定计划,并充分做好鉴定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三年五月十五日